首先,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很严峻。
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开始放缓,而始于2009年年末的希腊债务危机已演变为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这将影响到中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进而导致国际客户的减少和国际往来话务量的降低。
在国内,尽管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压力。这将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包括压缩通信消费需求和抑制高端消费,会对主要靠消费驱动的电信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对运营商而言,通货膨胀将拉升人力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增加运营成本。
其次,行业面临内生性因素制约,发展模式和动力急需调整。
从行业自身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兴起,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电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内生性制约因素,未来发展仍面临隐忧或挑战。
——用户规模驱动难持续,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当前移动用户新增规模尽管屡创纪录,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在运营商高额赠送话费和终端的营销措施的吸引下,再次成为“新用户”的,这种增长无疑具有一定的虚幻色彩。而那些到现在才首次入网的新用户,又通常是低端用户,消费能力非常有限。再考虑到普及水平已较高这一基本事实,未来继续依靠用户规模扩张来推动行业收入增长已不现实,行业增长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
——以降价促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国电信资费水平一直处于大幅下降通道,仅今年上半年电信综合资费水平同比下降就已达12.9%。由于目前资费水平已较低,且话音业务价格弹性不断下降,价格下降诱发的业务量增长以及与此相关的收入增长,不能弥补价格直接下降带来的收入减少。如果再持续下调资费,不仅影响行业收入的增速,更影响到企业和行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寻找价格以外的发展动力。
——新的业务尚处起步或市场培育阶段,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3G、移动互联网等业务尽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绝对规模较小,对收入的贡献仍较低,尚无力化解固话业务加速下滑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电信业总体收入增长非常困难。因此,行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以获得稳固的新增长来源。
——固定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蓬勃发展,但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设施面临“短缺”风险。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项目逐步启动,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应用的出现也对网络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可靠性、QoS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运营商持续追加投资,进行宽带提速。然而,目前宽带网络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投资回报不明朗,运营企业认为其在宽带建设上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也没有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得到足够的激励,缺乏持续扩容的动力。这很可能引发宽带需求增长与网络投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新兴的宽带产业的发展。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肖荣美 朱彤。肖荣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