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宏观环境整体向好,电信行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业务结构转型深入推进,市场格局不断走向优化。但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基础仍不牢固,未来走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电信业自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露,行业下一步发展面临新的增长困境。
金融危机影响渐次减弱
自2008年下半年起,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化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主要经济体均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冲击,导致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为3.0%,2009年进一步降为-0.6%。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推动全球经济在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企稳复苏,到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超过了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份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有望回升到4.6%,2011年将达到4.3%。
由于电信业增长和GDP增长有着非常强的相关性(据测算,1998年~2008年,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9),从而使得电信业发展表现出与金融危机演变相似的轨迹。以我国为例,自2008年8月开始,电信业月收入增速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下降,而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开始复苏,电信收入增长率也开始逐步回升。但电信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根据我们的测算,经济增长或下滑对电信业的影响通常会在3个月后表现出来。
2010年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外围宏观经济环境明显转好。在出口迅速恢复的带动下,2010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的GDP增速连续突破11%。受此影响,电信业务月收入增长率均突破5%,金融危机对电信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预计下半年,电信业的复苏增长将更加明显。
行业逐渐走出发展低谷
2010年上半年,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通信业呈现出持续稳步向好发展势头。
——行业整体收入增速逐月攀升。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收入4346亿元,同比增长5.9%。从累计收入增长速度看,高出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与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差距明显缩小;从各月收入同比增长看,均高出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以上;从各月环比增速看,基本呈现逐月提高趋势。因此,整体看电信行业收入增长好于年初预期水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移动通信发展再创历史新高。移动通信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对行业收入的贡献已超过65%),在2010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用户方面,在小灵通用户迁移、3G业务全面商用、手机终端价格下降以及高额补贴促销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下,移动电话用户月均增长966万户(累计新增达到5797万户),再创历史纪录,移动用户总额超过8亿户,手机普及率提升至60.5部/百人;通话量方面,由于用户规模扩张和资费持续大幅下降的共同推动,总体通话时长同比增长高达23.3%,其主流通信方式的地位进一步强化。
——受危机影响最大的东部地区全面复苏。今年以来,东部地区恢复性发展加速,收入增速从去年低于行业平均增速转变为略高于行业增速;新增移动用户在全行业占比方面,比去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一些新兴业务如3G、移动互联网等在东部地区的发展加速并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行业结构继续走向优化在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行业结构继续走向优化。新兴业务发展提速,移动化、宽带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行业价值分布加速从话音向非话音、传统通信网向互联网转移,信息化应用和企业整体解决方案逐步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行业向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强化。
——2G向3G的迁移加快。截至6月底,3G用户累计达到2558万户,在移动用户总数中的渗透率上升到3.1%。各月新增3G用户规模呈现快速增加态势,6月份用户规模环比增长达14.2%,新增3G用户占当月新增移动用户数的27.8%。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截至6月底,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2.77亿,同比增长22%,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达33%。手机搜索、手机阅读、手机游戏、互动社区等相对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快速发展,手机支付、手机电视、M2M等新兴业务迅速崛起,并带动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成倍增长,成为推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新力量。
——固网宽带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固定宽带接入业务月均新增用户198.6万户,累计新增用户达到1192万户,同比增长12.4%,新增用户规模创下同期发展之最,促使宽带接入用户总规模突破1亿户。同时,宽带接入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固定通信收入中的贡献超过30%。
——融合业务取得新突破。2010年上半年,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FMC全面商用,估计用户规模已超过4000万户,而且融合方式已从简单的业务捆绑向话音融合、数据融合、视频融合、多媒体综合业务融合发展。备受关注的三网融合也破冰起航,试点工作全面展开,IPTV和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
下半年发展危机仍存
当前,尽管金融危机对电信业的影响减弱,电信业开始走向复苏,但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行业转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将愈加突出,下半年行业持续发展仍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首先,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很严峻。
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开始放缓,而始于2009年年末的希腊债务危机已演变为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这将影响到中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进而导致国际客户的减少和国际往来话务量的降低。
在国内,尽管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压力。这将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包括压缩通信消费需求和抑制高端消费,会对主要靠消费驱动的电信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对运营商而言,通货膨胀将拉升人力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增加运营成本。
其次,行业面临内生性因素制约,发展模式和动力急需调整。
从行业自身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兴起,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电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内生性制约因素,未来发展仍面临隐忧或挑战。
——用户规模驱动难持续,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当前移动用户新增规模尽管屡创纪录,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在运营商高额赠送话费和终端的营销措施的吸引下,再次成为“新用户”的,这种增长无疑具有一定的虚幻色彩。而那些到现在才首次入网的新用户,又通常是低端用户,消费能力非常有限。再考虑到普及水平已较高这一基本事实,未来继续依靠用户规模扩张来推动行业收入增长已不现实,行业增长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
——以降价促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国电信资费水平一直处于大幅下降通道,仅今年上半年电信综合资费水平同比下降就已达12.9%。由于目前资费水平已较低,且话音业务价格弹性不断下降,价格下降诱发的业务量增长以及与此相关的收入增长,不能弥补价格直接下降带来的收入减少。如果再持续下调资费,不仅影响行业收入的增速,更影响到企业和行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寻找价格以外的发展动力。
——新的业务尚处起步或市场培育阶段,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3G、移动互联网等业务尽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绝对规模较小,对收入的贡献仍较低,尚无力化解固话业务加速下滑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电信业总体收入增长非常困难。因此,行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以获得稳固的新增长来源。
——固定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蓬勃发展,但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设施面临“短缺”风险。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项目逐步启动,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应用的出现也对网络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可靠性、QoS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运营商持续追加投资,进行宽带提速。然而,目前宽带网络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投资回报不明朗,运营企业认为其在宽带建设上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也没有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得到足够的激励,缺乏持续扩容的动力。这很可能引发宽带需求增长与网络投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新兴的宽带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作者:肖荣美 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