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
TD-LTE,中国通信业群体突破的战略机遇

发布时间: 2010-05-17    来源:
  “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园区建设的TD-LTE试验网,是全球第一个TD-LTE网络。这一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在全球瞩目下的精彩亮相,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对TD-LTE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拓展产生深远影响。”他强调,TD-LTE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全球移动通信版图上中国力量的崛起,更是中国通信业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群体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这是产业多年积淀的结果,更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从标准领先走向产业领先,TD-LTE是重要契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标准已成为组成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有参与标准的制订,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掌握产业话语权。曾几何时,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由于在国际“标准”中的缺位而付出了沉重代价,而TD-SCDMA标准的提出和商用化终于使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民族自主创新力量的崛起为整个产业注入了强大信心。作为TD-SCDMA的演进技术,TD-LTE实现了对自有关键技术的继承和持续创新,同时保持了与国际主流LTE技术的协调发展,成为3GPP中TDD制式的唯一标准,就其技术特点与目前开发进展看,与FDD-LTE的发展相比也并不逊色。
  在邬贺铨看来,从TD-SCDMA到TD-LTE,中国通信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同步国际标准并成为主导力量之一,但是自主创新不是一个科学范畴的名词,而应纳入经济学范畴,自主创新唯有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有价值,因此实现从标准引领到产业引领才是我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在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中,我国企业不仅在运营、制造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终端、芯片、仪表等领域崛起,一些由国外企业独领风骚的环节开始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可以说,正是由于TD-SCDMA的推进,一条由中国企业参与并主导的TD完整通信产业链开始形成,尽管这个产业链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与TD-SCDMA标准的发展进程不同,TD-LTE的优势将给中国通信业的群体性突破带来重要机遇。”邬贺铨指出,一方面TD-LTE不仅具有我国自有的关键技术,而且在标准设定之初就以国际化的视野实现与国际主流技术的融合,因此TD-LTE的国际化前景十分广阔,有望在全球更广范围内获得应用,这不仅将吸引全球更多企业共同推进TD-LTE产业发展,而且也为中国的通信企业发挥既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重要机遇,一些我国比较弱势的产业环节有可能在4G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另一方面,TD-SCDMA历经10年坎坷才进入商用,而前期各界投入的资金和支持都比较少,但是TD-LTE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一系列扶持和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国内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一批芯片、软件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被带动起来。“TD-LTE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中国制造业可以带着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走出国门,我很有信心!”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运营商应发挥龙头作用
  邬贺铨认为,我们也不能对TD-LTE的发展盲目乐观,从标准形成到产业化应用,TD-LTE要想取得市场的成功还面临许多挑战,例如TD-LTE芯片、智能终端、网络优化技术、测试仪表和业务应用等。特别是芯片,目前TD-LTE的芯片研发虽然吸引了众多厂商参与,但芯片水平与FDDLTE芯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这正是TD-LTE发展的关键。“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尤其‘用’是关键环节,因此运营商应在TD-LTE的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邬贺铨表示,在TD-SCDMA进入市场之初,终端、网络、仪表、芯片等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时承担运营重任的中国移动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推出专项激励资金带领产业链突破瓶颈,提出“三不三新三融合”的网络融合发展思路,取得众多创新成果,网络质量接近GSM网络水平,而且在业务发展上也实现了很大提升。同时,在TD-LTE标准化进程中,中国移动及时抓住技术演进的机遇,联合设备商、终端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合作伙伴,充分发挥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TD-LTE标准的国际化和快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TD-LTE的产业化进程可能还会遇到TD-SCDMA遇到过的或新的难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产业链的整体突破,具有优势资源和雄厚实力的运营商应该担当起带动产业发展的重任,这既是运营商推动自身创新的机遇,也是国家对运营企业的要求。”
  把握好TD与TD-LTE的发展节奏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虽然发展很快,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尚处于技术试验阶段,上海世博会演示网开通后也仅仅会在全国选择几个城市进行小规模试验,距离成熟的商用终端出现以及大规模商用部署还有相当长时间。邬贺铨判断,TD-LTE商用不会早于2012年,即使商用后,也将与TD-SCDMA网络并存相当长时间。
  “现在部分厂商由于具有在FDD LTE领域的先行优势,因此积极推动中国TD-LTE商用化加速。但是TD-LTE的商用化进程不能操之过急。”邬贺铨语重心长地说,“作为新的通信技术,TD-LTE的商用化不能背离技术规律,其何时商用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技术是否成熟、用户接受程度如何等,特别是中国通信企业准备是否充分也很重要。”邬贺铨建议中国移动继续大力推进TD-SCDMA发展,积累更多的市场经验和用户经验,为TD-LTE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我国通信业的制造、终端、芯片、软件等企业则要大幅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切莫与这一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素文 《人民邮电报》)
上一篇:宽带赋予物联网更广阔空间 下一篇:2010年1-3月份全省电信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