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温总理的讲话表达了政府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心。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融合,电信业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电信业已经转型为包括基础电信运营业、增值电信运营业以及互联网业在内的大电信业,即“信息服务业”。
一、基础电信运营领域国有股、公众股占比情况
目前,我国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有三家,他们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为上市公司。他们的国有股、公众股持股比例如下:
1. 中国电信:国有股70.9%,公众股29.1%;
2. 中国移动:国有股74.2%,公众股25.8%;
3. 中国联通:国有股57.8%,公众股42.2%。
在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数量管理的许可制度。因为基础电信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信息安全。所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不宜过多。另一方面,如今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除提供网络传输业务之外,面向用户的终端服务都以移动通信业务为主,但移动业务的核心要素是频谱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现阶段,我国依照国际电联频率规划原则而确定的用于移动通信的无线频谱资源不能满足多家运营商共同经营的条件。所以,从客观上来讲,也不允许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过多。
二、我国整个电信业(信息服务业)国有资本、公众资本占比基本情况
从已经上市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增值电信企业的基础电信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市值分析,我国电信业资本总构成为:国有资本2122.02亿美元;公众资本(包括民资、外资等)2254.91亿美元。其占比情况分别为48%和52%。
据工信部统计,在我国目前持运营牌照的2.2万多家增值电信企业中,95%以上是民营资本。由于除可统计的上市公司之外,大部分增值电信企业都没有上市,所以其相关数据无法统计在内。如把这部分民资考虑在内,我国电信业的公众资本占比将会高于52%。
专家预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电信市场,电信业多种所有制、多业务、多领域竞争的市场格局会更加明显。因此,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电信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前景更加宽广,行业发展更加欣欣向荣。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