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为行业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供了具体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基础设施强、产业体系全、融合应用广、治理体系优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行业,有力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乡乡通5G”,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实现“县县通千兆”,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3053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8亿户。全国建成207个千兆城市,覆盖近三分之二地级市。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FP16半精度),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智能底座。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深入推进,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广泛覆盖、高速畅通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极大促进了信息高效流通,有力支撑经济循环畅通。

5G基站为西藏日喀则市章巴村带来高速移动互联网服务。
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关键技术创新引领。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全球领先,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居全球第一;我国企业担任3GPP无线接入网首个6G标准项目联合报告人。光通信技术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接入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等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北斗系统服务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应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上市。前沿技术成果涌现。我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能力迈入全球前列。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全球访问量突破2700万次。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这项核心自主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有效提升了我国5G网络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度。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G和千兆光网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7个,并加速向生产控制、质量检测等核心环节应用,在矿山、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加快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融合应用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建设超过2.2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渗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数字消费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电信与三一重工、华为公司合作,在北京昌平区落地了国内装备制造业首批5G全连接工厂。
行业治理体系逐步健全。行业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空中客车、德国电信、西门子等三批次共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电子证照全面推广,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2.35万张。信息通信企业数量达到17.7万家,十年间增长近5倍,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超过93%,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信息无障碍、数字适老化工作走深向实,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基础电信网络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设施安全能力建设与发展同步,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构建形成。

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可视化分析、流程互通,监测预警和实时态势感知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信息,有效提高安全运维工作效率,推动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安全运营。
信息通信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也是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前沿。事实证明,加快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有利于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有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动能。
当前,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外部冲击掣肘和风险挑战交织影响持续加深,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在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下一步,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信息通信产业体系现代化、信息通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聚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通信产业培育壮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业治理和网络安全保障等重点方向,持续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要加快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当前,信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要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持续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和“宽带边疆”建设,加速推进5G-A建设,加大万兆光网试点推进力度;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引导面向全国、区域提供服务的大型及超大型通算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在枢纽节点部署,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算力设施与网络协同发展,增加算力节点间的光缆网络连通度,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探索构建算力互联网。加快卫星互联网布局,加强国际海陆缆建设,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坚实的数字底座。
要不断培育壮大信息通信产业。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但信息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信息通信业是科技创新主战场,要强化科技创新,在6G、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量子科技、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补短板、锻长板、树新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信息通信企业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企业,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信息通信企业要强筋健骨,加快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锻造世界一流信息通信企业。
要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并加快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要把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契机,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实施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立足数字消费新特点新优势,进一步推动数字消费提质扩容。利用好人工智能、VR、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无感支付等技术手段,通过创新虚拟互动、智能客服、便捷购物、隐私保护等服务应用,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持续释放消费潜能。
要更加强化行业治理和网络安全保障。当前,网络安全问题早已超出了技术安全、系统保护的范畴,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不断向实体空间渗透蔓延。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建制度、保安全,持续优化管理和服务,提升行业治理效能和水平。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电信领域对外开放。要加强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纵深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息通信业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快实现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