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业观察

产业观察

ICT:越品越浓的融合味道

【发布日期:2014/1/23 0:00:00】  【来源:】

融合,是2013年ICT产业当仁不让的主旋律。从顶层设计、工作部署到实践探索,我国ICT产业的融合不再是趋势,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各部委纷纷对ICT产业投以关注的目光,相关政策的发布贯穿全年,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有了政策的保障和指导;物联网摆脱“第二房地产”的恶名,开始在产业、应用层面上落地发芽;云计算、数据中心不再“云里雾里”,带着“可信”和“绿色”与用户“亲密接触”;智慧城市百花齐放,22个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和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为这一融合的载体赋予更大的动力;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虽然遭遇“棱镜”事件,但由此也引发我国对网络信息安全形势的重新估量……新年伊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ICT融合将为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云计算拨云见日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平稳增长。在政策环境的完善以及政府的带头应用中,让产业和用户原本“云里雾里”的“可信”和“落地”问题得以“拨云见日”,用户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互联网创新的基础性平台。

我国云计算产业市场目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从去年来看,增速已经放缓。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7.6亿元,增速虽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预计仍能达到36%。

用户认知水平和应用程度逐渐提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95.5%的企业对云计算有一定了解,2012年这一数字为79%;38%的受访企业已经在使用云计算,其中,公共云服务占29.1%,私有云占2.9%,混合云占6%;在已经使用云计算的企业中,76.8%的企业表示未来将会把更多的业务迁移至云端。

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的基础平台。截至2013年9月,阿里云上运行的Web服务器数量达到1.8万个,比去年增长了500%,托管的域名数从9万增长到39万,其中活跃网站数从2万增长到15万。云计算弹性支撑能力在电子商务中大显身手,2012年淘宝“双十一”活动只有20%的业务量在云上完成,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5%。现在,淘宝和天猫80%以上的网店进销存管理系统都是基于名为“聚石塔”的云服务平台。

有利于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完善。去年1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并从电价、电力设施建设、电力供应及服务等方面对云产业给予重点支持,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云计算的“可信”问题有了一些解决办法。2013年10月,由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组织实施的“可信云服务认证”正式启动,我国云服务商的认证体系由此建立。2014年1月,可信云服务认证将公开首批认证结果,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百度在内的主流云服务商的相关云服务的水平将公之于众,云计算用户迎来对云服务商选择有据可依的时代。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带头使用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国各地政府开始进行云计算的实践,河南洛阳市“智慧旅游平台”通过采购公共云服务实现弹性资源服务按需租用,从而节省硬件采购成本。杭州市“电子政务云”借助私有云打破委办局信息化系统各自独立建设的局面,逐步形成以按需分配的方式向各委办局提供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政务信息化支撑模式。

智慧城市务实发展

智慧城市经过数年的概念热炒,去年正式迈入务实发展阶段。

2013年以来,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的智慧城市建设遍及全国。除了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型城市,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重点包括了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居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共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大数据不仅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智慧的数据服务,也帮助城市实现转型升级。而物联网则是智慧城市在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实实在在的触角。据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十二五”的后三年,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通信网络和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接近5000亿元。到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拉动的设备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元人民币。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产业发展智能化、居民生活智能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不仅让城市运行更加充满效率,也使市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智慧城市在各地涌现,也成为一大批IT厂商、运营商、设备商的主要投入方向。

对于产业合作中各方的角色,尤其是政府部门、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浙江宁波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处长白位杰表示,运营商在智慧城市项目中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智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是物联网云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新一代通信技术完善了网络能力,这两方面都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持。同时,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在政府的智慧城市投资还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运营商通过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服务开发一些新的市场,可以帮助各行业推进智慧应用。

对于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运营商主推各类信息化项目,都会给ICT企业带来不小的市场机遇。因此,面向政企的智慧城市项目也成为华为、中兴、神州数码等ICT企业关注的市场。同时,智慧城市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多方力量完成。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支撑;城市信息广泛的自动采集,有线无线高速宽带无缝网络覆盖,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链有效协同共享,规范与评价体系统一,才能实现智慧城市整改高效落地。”

网络安全备受关注

去年,美国全球监控计划“棱镜”事件曝光,其影响力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让网民胆战心寒,就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不禁对此调侃一番。“棱镜”事件让世界各国把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我国重新审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形势。

我国近6亿网民黏在互联网上,成为不可一日无网一族。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来实现交互。网络已经不再是一种娱乐手段,它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我国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终端数为近250万个;被篡改网站为7146个,其中被篡改政府网站为546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22672个,其中政府网站266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为1835个;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集整理信息系统安全漏洞609个,其中高危漏洞204个。

去年,一些重大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如同乌云般笼罩着我国的互联网行业。5月,土豆网、大众点评网域名遭劫;8月,.CN根域名服务器遭遇有史最大的DDOS攻击;11月,搜狗浏览器泄露部分用户信息……不仅如此,我国还面临着“震网”、“火焰”等摧毁国家命脉行业信息系统的病毒威胁,面临着对我国基础网络虎视眈眈的APT攻击。

随着我国信息化应用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推广,互联网金融、位置服务等新兴业态的日益繁荣,网络问政、新媒体等新传播渠道的逐步普及,打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将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中,国家的“数据主权”才能不被侵犯,政府的重要信息才能不丢失,网民才有信心去使用新型互联网业务。

正是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百姓生活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对网络信息安全一直高度重视。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信息安全的重要地位;发改委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给予相关企业引导和资金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确定了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的新举措,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也高度重视网络信息保护工作。其中,中国移动就成立了专门的客户信息安全保护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互联网终端安全服务自律公约》,腾讯、百度、奇虎360等企业签署了协议,为终端安全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IDC稳步推进

绿色IDC是数据中心建设的趋势和方向。2013年,我国的绿色IDC建设正在政府和企业的多方推动下稳步前行。

2013年1月7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发布了《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指导意见》,明确了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四大导向,为我国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标准和参考。仔细分析四大导向,能够看到我国政府正在系统规划绿色IDC建设,明确要求新建的超大数据中心和大型数据中心要优先考虑气候环境、能源供给等要素,优先选择气候寒冷、能源充足的地区建设。同时,对于已建设的数据中心,也鼓励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

《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指导意见》在数据中心选址、规划、能效指标、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无疑将有利于优化我国数据中心整体布局,同时促进绿色节能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并最终推动我国绿色IDC的健康发展。

政策的明朗为企业开展绿色IDC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动力。目前,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三大运营商,以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绿色IDC的建设。中国电信一直都是绿色IDC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建设的永丰国际数据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楼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了业界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具备了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运营能力。中国移动也在积极推动绿色IDC的建设,目前中国移动正在探索以仓储式机房的方式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并采用定制化服务器、自然冷源和高压直流等方案实现绿色节能。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领军者,绿色IDC建设也是阿里巴巴的方向之一。阿里巴巴绿色IDC的建设除了采用IT设备节能、供电系统创新等技术,还有一个更加长远的目标——建设阿里东冠弹性计算机房。在绿色IDC建设思路的支撑下,在多种节能技术的合理利用下,目前阿里东冠弹性计算机房PUE已经达到1.3~1.4。

我国数据中心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190亿。这一方面预示了市场的美好前景,但同时也预示了我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美国媒体2012年的一组调查显示,全球各大网站仅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就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期待2014年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掀起更大的“绿色浪潮”。

(信息产业网)


上一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4G加速移动互联网变革
下一条:网络电话市场即将洗牌: 新老势力合作成关键

通知公告

更多>>

网上办事

更多>>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