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协会简报

第九十二期(2011年4月10日)

【发布日期:2011/5/20 0:00:00】  【来源:】

行业资讯

 

福建省将实施物联网等5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今年福建省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50 项,重点抓好“智慧厦门”产业基地、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研发和转化项目,力争2011 年全省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

福建省将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把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 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等作为主攻重点,新认定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等资金支持,用好新兴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龙净、厦钨等一批优势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率先跨入千亿产业规模,稳固提升新一代通信网络、新型显示、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LED、烟气脱硫除尘、太阳能光伏、光电材料、稀土材料、催化及光催化材料等品牌产品竞争力。

(来源:福州派克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通信业多项建设列入省政府工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2011 年省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分解表》,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成为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新亮点。这主要包括12 项具体工作,涵盖对台通信海缆建设、3G 网络建设和宽带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等多项内容。这些措施包括:推进福州-淡水、厦门-金门海缆建设;推进中国移动3G 网络领先试点城市厦门扩容工程、厦门联通网络建设项目、电信无线宽带及基础宽带网络二期工程、移动TD-LTE 试验网工程建设;新增100 个光纤宽带乡镇、500 个信息化示范乡镇和5000 个信息化示范村,建设1.6万个农村服务网点;新建4000 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将移动农业科研信息采集系统推广至各市、县及100 个乡镇;新建3100 个光纤入户小区;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开展驻地网建设和管理试点;推动平潭成为海峡两岸通信交流的新平台等。

(来源:福州派克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12月份全国电信业发展情况

 

20112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33.4亿元,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16.6亿元。12月份,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70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

12月份,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1890.8万户,总数达到11.72亿户。2月份,全国电话用户净增816.6万户,移动用户和宽带用户快速增长。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10.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1.8万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72.6万户),达到2.93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1982.6万户,达到8.79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98.9万户。12月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66.7万户,其中2月份净增193.1万户,总数达到1.30亿户。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丹青)

 

20111-2月份全省电信业发展情况

 

2月止,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2.5亿元,比增13.5%;完成电信业务收入60.6亿元,比增9.21%。截至2月底,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156万户,比上年底累计新增8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1028万户,比上年底累计减少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128万户,比上年底累计新增106万户。到2月底,全省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8.1%,下降0.7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5.58%,上升2.28个百分点。

(来源: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高端视点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

三“合”描绘信息化新蓝图

 

    展望“十二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自身核心技术、应用和资源的整合,加快促进地域、城乡、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的弥合,这三“合”,将成为新的五年中信息化发展的主线。

  融合:

  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此次“两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所体现出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就是要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关注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发挥信息化支撑乃至引领“十二五”各重点发展战略的作用,更多地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中去。在他看来,这就是纲要中提出的 “深度融合”的含义。

这种融合不仅是信息化与工业行业的融合,也是与各领域改造升级需求的广泛融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其中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必然要求信息化发挥作用,这就是狭义的“两化”融合。从广义角度看,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明确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产业可以说排名第一,本身就需要信息化来推动其发展,而且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工程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信息化。生产经营过程的集成化、供应链的集成化,以及全程电子商务,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支撑产业改造升级的应用热点。

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多依赖信息、知识要素,依靠人的素质,要以信息化促进创新体系的建设,这也将是信息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公众的幸福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这些也是“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支撑的重点。已经有很多城市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更加强调围绕改善民生的需求开展信息化工作。

  整合:

发挥资源共享的强大效能

我国信息化发展之初是从单项应用做起,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在开始阶段不太可能很好实现,造成了现在林立的“信息孤岛”。因此,信息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整合资源,才能降低信息化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更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能。要实现资源整合还有很大难度,首先在于信息系统缺少顶层设计,包括新的系统怎么建设,老的系统怎么升级改造,应用模式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些都是薄弱环节;其次在于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的体制问题仍然存在,信息共享面临利益分配、权利分配的难题;最后在于信息化治理体制的落后,我国协调、管理信息化相关各部门与各领域的治理体制还不完善,尤其是在电子政务领域,主管部门、权利责任都还不明确,有必要加强。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面临新起点的环境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虽然我国信息化已经颇有成效,但是信息化依赖的核心技术,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还包括新出现的一些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很多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其对我国信息化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十二五”时期如何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包括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系统集成等,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一定的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应在过去数十年借鉴学习、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我国信息化创新能力,加快开发研究,信息产业企业更多承担起推动我国信息化的重任,力争把握此次全球信息技术新一轮创新浪潮的难得机遇。

  弥合:

  实现信息惠民的普遍服务

东部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内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新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信息技术和应用弥合数字鸿沟,将有助于提升全体公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高新民指出,现在很多社会矛盾的出现,与数字鸿沟的存在不无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普遍信息服务的角度弥合数字鸿沟,更要采用更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向更广大的民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现在很多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就是要采用物联网、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这就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几类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公共信息化应用,包括远程教育、医疗信息平台、电子病历、住房信息管理等。他还指出,覆盖面更广、更加无缝的社会保障网络,也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特别是现在全社会格外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溯源管理。

  (来源:人民邮电报 文/洪黎明)

       

管理参考

 

赛门铁克研究显示: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备灾意识

 

网络安全公司赛门铁克近日公布了《2011年中小企业灾难准备调查》中关于亚太地区的结果,该调查对中小企业及其用户对备灾的态度和实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面临风险,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是在经历了灾难或数据泄露之后才重视备灾工作。数据还显示,缺乏备灾意识会让中小企业付出高昂代价,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根据此调查,服务器瘫痪不仅会使中小企业遭受上万元损失,还会流失客户。

赛门铁克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吴锡源指出:“灾难不可预测,自然灾害、人为失误或IT系统故障都能引发灾难。中小企业都有诸如客户记录、信用卡详情或人员档案等敏感信息,所以更经不起数据泄露的打击。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仍未认识到IT系统灾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只需简单的规划就能使中小企业在灾难发生时保护好企业的信息,相应地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客户的信任。”

尽管频繁告诫,多数中小企业仍欠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中小企业(52%)的备灾计划并不到位。38%的受访企业从未想过制订备灾计划、28%的企业称备灾不重要。这么多企业漠视备灾着实让人吃惊,因为在过去12个月中他们平均会经历5次运行中断事件。而导致运行中断的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攻击、停电、升级和员工失误。

调查还发现,中小企业赖以盈利的重要信息资源未受到保护。不到一半的中小企业会每周、或更勤地对数据进行备份,但仅有21%的企业每天备份。受访者承认灾难会导致信息丢失, 45%的中小企业表示一旦发生灾害,至少会丢失40%的数据。

许多中小企业直到灾难降临才采取行动

调查结果显示,50%已实施备灾计划的中小企业,是在遭受了运行中断或数据丢失的灾难后才着手此项工作的。54%的受访企业在过去的6个月里制定了备灾计划。但是,仅有28%的企业对灾难恢复计划进行了测试,而这是备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缺乏备灾计划势必影响业务

灾难将会对中小企业的业绩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平均一个中小企业每天因系统瘫痪而蒙受的损失为14,500美元。运行中断会致使客户流失 ,59%的受访中小企业的客户表示,其曾因为某个中小企业供应商的计算机系统不可靠,而更换供应商;与去年相比,该更换比例增加了12%52%的受访中小企业客户称,只因一次灾难,就导致其合作的中小企业供应商暂时关门停业。

中小企业客户还称其自身业务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中小企业遭遇系统瘫痪时,平均每天会给客户造成45,000美元的损失。除直接经济损失,24%的中小企业客户由于其所合作的中小企业供应商遭受IT系统灾难,丢失了“一些”或“大量”重要数据。

当前的应对策略

调查发现,40%的中小企业打算制定备灾计划,赛门铁克建议:

1.未雨绸缪是上策:不要等到灾害发生后才想到早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信息,未雨绸缪很重要。系统瘫痪的损失很大,企业所有者需从今天起就开始制定备灾计划。该计划应包括确定对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关键系统和数据。

2.全面保护信息:为降低关键业务信息丢失的风险,中小企业必须实施适当的安全和备份解决方案,对重要的文件进行备份和归档。自然灾害、停电和网络攻击会导致数据丢失和经济损失,中小企业应确保自己的重要文件不仅存储在外部硬盘和/或公司网络上,而且应保存在另外的安全地点。

3.调动员工参与:中小企业员工在帮助预防系统瘫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应该对他们进行有关计算机安全最佳实践的教育,告诉他们如果信息被不慎删除或无法在自己的文件中轻易地找到这些信息时,该怎么办。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因此,所有员工都应知道在发生灾害时如何保护公司的信息。

4.经常测试:IT系统灾难发生以后才发现关键文件未能按计划进行备份,这就太晚了,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任何时候,只要所处环境发生了任何变化,都应该对计划进行测试。

5.不断审视你的计划:如果由于资源和带宽的限制而无法经常进行测试,中小企业应至少每个季度对备灾计划审核一次。

(来源:人民邮电报  /王华)

 

破解企业成长内在动力

&n

上一条:第九十一期(2011年3月10日
下一条:第八十六期(2010年10月10日)

通知公告

更多>>

网上办事

更多>>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