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实用性强、贴近民生的智能医疗将成为发展重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打破了医疗卫生体系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看病难,强化药品监管,还通过系统管理,优化药品流通,降低医疗费用。作为信息服务的一种,医疗信息化将成为相关行业的新增点,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终端商、软件商等在内的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计2015 年全世界将有5 亿移动医疗应用,移动医疗将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改革措施。
》GSM 协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报告显示到2017 年,移动医疗服务和应用可带来约115 亿美元的收入,设备商、内容和应用供应商以及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将分别获得66 亿美元、26 亿美元和24 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利群表示未来移动医疗将向提供一种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通过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和随身携带的智能感知终端,采集多模态的体征和情境数据,结合云端临床数据处理、电子病历和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以及智能分析等多种能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公共健康服务。此外,发现和探索可持续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愈发重要,使得参与移动医疗服务的各利益相关者都能获益。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服务对象以及综合服务提供商对用户信息/数据的利用方式和能力,将会有多种商业模式长期共存。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院长表示移动医疗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控制医疗安全,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优化就医流程,四是赢得患者满意。其面临的挑战,首先缺少统一的标准,与医院对接困难,尚无先进的适用的系统产品以及受制于政策的束缚;其次,个性化服务任重道远,现有的商业模式较模糊,服务主体还不清晰,缺乏信息安全。
(来源:福州派克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比特网)